柳丁也可以入料理?還有紅色的柳丁?
向日本取經,一群年輕人回到雲林的第一手產地報導!
每次打開都有驚喜、一本全家可共讀共食的季刊雜誌!
*刊物內容|
-微小卻堅韌的力量
-從青澀轉變金黃的蛻變
-願意投注一生的熱情
-自己的柳丁自己賣
-柳丁陪你長大
-本期食材情報
-配角也能是主角
-觀點對談專欄
農友故事 -
玫瑰橙|生產者:呂世豐大哥、玉如姐
黃肉柳丁|生產者:陳政鴻
回歸到本質就是照顧好土地,土地要讓它恢復循環的來源就是:微生物。
土壤本身就具有它的養分,其實是不需要靠施肥的,植物是從根部去吸收營養,微生物的功能是將土壤中的營養轉換成植物需要的營養。
園區裏的柳丁,要從慣行轉成自然農法的過程是很辛苦的,就像長期吸食毒品後的戒斷,第一要務就是要打破既有的思維-以為土地是需要人類才能存活。做好雜草管理,由微生物協助轉化土壤中的養分方便植物吸收,而植物則釋放葡蔔糖提供微生物獲取所需要的養份,土地就會恢復健康。
因為有這樣的體悟,持續以健康、天然的友善耕作,追尋健康、天然的作物,與大自然萬物共生共存,與土地的親密交流;期望在蛙聲蟲鳴鳥叫的環境居住,吃到無負擔、新鮮的食物,生活幸福快樂是政鴻畢生的心願。
(2016年)仍用慣行農法(噴農藥、撒肥料)耕作的果園。
(2017年)採用(無農藥和任何有機資財、撒有機肥)轉型第1年。
(2018年)轉型第2年。
(2019年)轉型第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