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什麼是B型企業?為什麼越來越多企業加入?
B型企業是什麼?
B型企業(B Corp)是指經過非營利組織B Lab認證的公司。與傳統企業以股東利益最大化為主要目標不同,B型企業承諾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也將社會和環境效益納入考量,並對其產生積極影響。
一家公司要成為B型企業,那麼該公司就需要滿足B Lab設定的嚴格標準,並通過B型商業影響力評估(B Impact Assessment, BIA)、分數要求以及提交證明文件等過程,才能在實質意義上被稱作「B型企業」。而企業之所以會需要轉型成為B型企業,不單只有提升品牌聲譽價值的益處而已,甚至對於增強供應鏈的可持續性、促進創新和效率,還有吸引、留住更多人才,都是企業與B型企業合作的優勢。
但許多中小型企業在實務上會卡關,不是沒理念,而是不知道要怎麼具體執行、落地展現。
強強聯手,共創價值!企業與B型企業的合作新模式
即使企業尚未完成B型認證,也可以透過與B型企業合作,提前累積永續影響力與轉型經驗。
💪 合作模式1|責任供應鏈夥伴|原物料採購
許多公司都會有生產線製造商品的需求,而企業向B型企業採購符合其永續標準的原物料或產品,是有助於企業提升其產品的道德和環境屬性,並同時支持B型企業發展的。
比如說以咖啡店為例,該咖啡店可與獲得公平貿易認證的B型企業咖啡豆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創造出品牌形象宣導、促進農業發展的機會,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會讓消費者更願意為具有社會價值的產品買單。
💪 合作模式2|品牌聯名夥伴|禮盒送禮
第2種合作舉例,則是與B型企業共同推出聯名產品禮盒,結合雙方的品牌影響力和價值觀,吸引更廣泛的消費者。
像是某家以推廣臺灣在地特色茶葉聞名的傳統茶行,希望在年節禮盒市場上推出更具獨特性和社會價值的產品,那麼該茶行便可以與獲得B型企業認證的小農合作社建立聯名,甚至是尋找如三小市集一樣,專門推動友善耕作的食農平臺,來將禮盒特色、環境永續以及在地小農的共同合作承諾,強調至禮盒商品中販售。
臺灣B型企業轉型實例與合作案例分享一次看
B型企業轉型案例1-阿原肥皂
阿原肥皂自2022年啟動了企業轉型(B Corp)的認證流程,並於2023年4月成功取得資格。為了達成此目標,阿原透過共益企業的商業影響力評估(BIA),檢視其企業運作及帶來的效應,並持續進行控管,以確保其永續公開性。
阿原的產品配方選用來自陽明山國家公園,內部自有農場的植材,這些藥草皆以自然及有機農法栽培,此外,阿原亦與地方農會及漁會協同合作,提供在地居民就業機會。

B型企業轉型案例2-Outland Denim
Outland Denim的轉型目標,是給予合理的薪資和工作機會,以處理改善強迫勞動的困境。Outland Denim自土耳其選購具備有機認證且合乎倫理規範的丹寧布料,再將其送往位於柬埔寨的製衣廠,交由經過培訓的女性員工進行服裝製作。這間公司與非營利組織攜手合作,確保員工獲得足以維持生計的薪酬,並且隨著員工技能的精進而提高其收入。
(以上資料參考:倡議家)
B型企業合作案例-凱基證券 x 5% Design Action x 三小市集
凱基證券與B 型企業 5% Design Action合作,推出「地方創生行動家+」專案,攜手集團志工與 17 家地方創生團隊,透過設計思考與金融專業,共創在地永續經營的解決方案。
其中,三小市集在計劃中推動「諸羅樹蛙好田計畫」,以實際行動支持在地農業與生物多樣性保育,成為企業落實ESG永續理念的代表案例。
這項計劃的核心理念在於結合永續的供應環節與本地採買行動。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長途運輸對環境造成的負擔,同時也藉由風險控管來守護生物的多樣性。
從成長到共好,公司轉型B型企業,就讓三小市集為你的BIA影響力加分
✅不只追求利潤,更要創造價值:協助轉型的首選夥伴-「三小市集」

針對有規模的中小型企業想轉型成B型企業,三小市集可以提供完整、靈活、可落地的一整套客製化 ESG 專案服務方案,協助企業從ESG願景製訂、策略規劃、透過友善產地直送合作、在地永續活動設計(如好田計畫)、綠色採購禮盒等具體行動。
三小市集會依照企業需求,提供可符合永綠色採購及ESG活動的方案,作為後續B型企業認證所需的有力佐證,幫助企業在品牌價值、員工認同與社會影響之間,建立更紮實的連結與信任感。
B型企業的轉型是一條兼顧商業成功與社會責任的道路,它不僅能為我們的社會與環境帶來正面的影響,更是讓企業自己走得更遠、走得更穩的開始。
若你正考慮踏上這趟極有意義的旅程,或在B型企業轉型的過程中需要支援的地方,那也別忘了尋求適當的幫助。三小市集會是你最實在的行動夥伴,用我們累積的永續及在地實踐經驗,透過各種客製服務的企劃制定,陪你一起把理念變成行動,共同打造一個更美好的商業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