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周日農學市集特派員,每周回顧市集活動與生產者故事。本周以生產、生活、生態為出發點,帶大家認識環境與生態保育的重要,並透過認識綠色保育標章與諸羅樹蛙,讓更多人可以認識並珍惜我們周遭的環境。
 

綠色保育 友善棲地的梔子花

你知道滷肉飯上的黃蘿蔔、甚至是油麵都來於梔子花染色的嗎,黃梔子是傳統天然的黃色染劑但現在越來越少人種植了。但來到嘉義大林「梔心朋友」家榕姊的家,就能看到一片生態復育之後的梔子花海。她的花園完全不噴灑農藥與化肥,是一片實實在在的綠色保育田區。正因為這份對土地的溫柔,這裡成了許多生物的庇護所,甚至能看見珍貴保育類諸羅樹蛙在其中跳躍,也因為他多年為環境以及為當地社區再造的付出,當地的生態與人文越來越豐富了,許多人都因為家榕姊的分享而來到大林旅行呢

竹林里的小綠影 諸羅樹蛙大公開

而在雲嘉地區的田區當中住著一群嬌小靈動的綠色精靈,牠們就是台灣特有種諸羅樹蛙!這些因常在雨後現身而被稱為「雨怪」的小生物,如今已是公認的「環境健康指標」。牠們通常棲息在竹林和農田中,與我們的生活環境息息相關。當我們能看到牠們的身影時,就代表這片土地沒有遭到破壞。正是因為這些可愛的綠色小生命,越來越多在地農友開始推動友善耕作,只為守護牠們的棲息地,家榕姊希望讓更多人能夠認同保育諸羅樹蛙就是在幫助保育環境

職人帶路:一口吃盡在地風土的月桃粿

活動的最後,就是親手製作充滿大林風情的月桃粿囉!家榕姊的綠色保育田區,除了梔子花也種植了傳統包粽子用的月桃葉。巧妙地運用黃梔子花為粿染上天然又迷人的黃色,再搭配來自大林在地的鹹鴨蛋黃,所有的食材都源於這片土地的恩賜。參與的學員們透過雙手揉捻、包覆,不僅品嚐到了大林的在地風味,更深度體驗了生態保育的理念,以及傳統食材背後那份對土地的職人用心。許多人都回饋:「這不只是一場手作,更像一趟好吃又深具意義的大林小旅行!」

 

活動的最後,我們以市集導覽劃下完美句點,帶大家認識在地食材與環境,深入認識友善耕作的理念。特別感謝雲林縣環保局的大力支持,以「生產、生活、生態」為主軸,成功帶動學員們認識環境教育的重要性!🌿

重現兒時的那一味 小時候粉粿


看完梔子花的用途之後,動手體驗看看梔子花幫食物染色的過程吧,倒入冷水中攪拌之後,加入凝固的粉粿就可以看到粉粿變成漂亮的金黃色澤,非常適合全家一起同樂喔

手刀點擊購買
https://www.tri-small.com/products/c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