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工作坊邀請透南風工作室共同創辦人廖于瑋講師,分享如何蒐集紀錄地方物產,透過轉譯成為合適的內容呈現給大眾所知。
同時由雲林食通信李宜倩主編帶路,走進斗六街區採集地方食潛力。

 

一日食務活動,上午先讓參與者了解地方物產新觀點、尋找獨特性;下午則透過街區走讀思考未來體驗地方食的多元結合。食務探索路線自雲中街聚落開始,沿經西市場,前往位於太平老街上的「四代目麥芽酥」,再共同步行回食務所工作站一起進行觀察討論。

 

 

關於透南風工作室
因著熱愛南方獨特的氣味,秉持著與人分享的態度,還背負著幾分社會改革的責任,幾位長期在南部從事影像創作、社區營造、藝術文化工作的年輕人有了成立以「南方」為品牌的美麗夢想,【透南風】工作室於是正式成立!廖于瑋講師長期關注台灣的產業及民藝,除了創辦人的身分外,還有文字工作者、社區營造、活動企劃與社團講師等身分,曾擔任高雄市農業局刊物《旬味》主編。 

 

地方刊物與策展照片由透南風工作室廖于瑋講師提供

 

工作坊活動紀錄

自我介紹與交流
每個人寫下與自己相關的三個關鍵字,簡述介紹自己。參與者背景多元,包含樟湖生態國中小老師、遊憩從業者、雲科大學生、部落互助托育行動聯盟、斗六老字號餐館、食品企業社以及雲林食務所的工作夥伴等等。

 

 

 

地方食務分享
透南風團隊自2018年成立,關注社區產業平台、地方文化行動、社造相關推動、田調出版編輯、音樂公益行動、食農文化推廣。廖于偉創辦人與我們分享透南風工作歷程、出版編輯、策劃展覽、風土小旅行以及社區媒合設計的經驗。

 

 

地方食物產與節氣時序、氣候、歷史、品種、育種歷程、區域風土、產量、農民、栽種技術、農業知識、營養成分、料理方式等等有趣的學問皆有相關。透南風工作室走訪高雄各地採集多元的食材文化,製作高雄《旬味》月刊用物產幫土地說故事,每一期月刊的食材、產地主題都不同,在編輯製作上也思考如何將農作物的色彩融入在設計上。

 

透南風團隊走進地方,扮演媒合溝通與社區協調的橋樑,透過串聯人、城鄉、社會,讓計劃組織的運作、溝通、合作關係更佳良善,並與參與夥伴們共同創造正向的地方動能。

 

 

 

”地方魅力支撐與成就地方設計。「地方」是流動的,必須經由文學、音樂、電影、歷史文化實踐所創造,再從季節、風土、歷史、議題族群現況進行梳理,從中發現區域差異性,生活於此的群體讓地方產生意義進而建構在地性與地方感。因此,過去與現在,都是地方設計最根本的基礎。“    — 廖于瑋 透南風工作室創辦人

 

 

品嚐雲林地方食
午餐時間享用斗六在地餐廳同廚特製的美味餐盒。食材中也運用了雲林西螺鎮的御鼎興純手工柴燒黑豆醬油及雲林二崙鄉的原味蕃薯園來製作,讓參與者在雲林就可以吃到雲林的地方食材。

 

拜訪農學市集
三小市集是「小人物、小土地、小滿足」的意思,從雲林出發,持續建立值得消費者信賴的品牌。由三小文創創辦人暨雲林食通信李宜倩主編帶領走訪位於雲中街聚落的三小市集的週日農學市集,讓參與者更加了解市集農友們栽種食材或加工的方式,也看見農友發自內心的喜歡自己選擇的生活與工作。

 

斗六食潛力探索
​讓參與者跟著雲林食務所一起擔任設計觀察員的角色,打開五感,透過實際觀察斗六街區的地方食路線、食文化建築空間與故事痕跡、食產業人們的活動樣貌、服務方式與類型、產品等等。藉由發現與紀錄現況樣態,讓參與者們覺察以地方食為核心於未來可發展的設計特色和潛力。

 
 
 
拜訪傳承四代的百年老店
食務探索路線自雲中街聚落開始,沿經西市場,來到了位於太平老街上的「四代目麥芽酥」。林老闆現場製作麥芽餅乾,向參與者們說明麥芽是由麥芽、糯米製成的,在口感上,真正的麥芽是不會黏牙的。在製作過程中,也與參與者分享製作的秘訣與故事。
 

 

 

地方食務觀察與設計思考交流
經由食務路線實際步行觀察後,參與者們分組將觀察感受與關鍵字記錄下來,並與大家互相交流分享。
 

 
1.空間觀察
建築空間中皆有故事與其特色,但在體驗路線上仍要考量友善行人的使用感受。
 

 

2.產品觀察組
從具有生活感的雲中街聚落一路觀察,在西市場那一帶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傳統小吃與異國小吃,老街上的百年麥芽糖店料好實在、商品好攜帶,激發思考視覺與包裝設計的多元可能。

 

3.體驗觀察組
四代目老闆很親切,也很熱情的參與者分享許多店家故事,在營運上有持續思考創新的經營方式。而從參與者的體驗視角出發,參與者會期望在各個路線體驗點都可以聽到更多斗六地方文化、食故事,有更深入的認識!

 

一起觀察紀錄,整理思考! 盤點、探索地方食未來潛力。 每一組與每一位參與者的想法與建議, 都是發展地方設計的好點子。 謝謝共同激盪的夥伴們 來到斗六參與「雲林食務設計思考」。

 

Plus+:我想了解雲林食務所 Yunling Fooding office!

因為豐富的食材以及良好的地緣環境,斗六聚集了需多因食延伸與匯聚的百工產業,看似獨立卻與「食」有些深層的關係。期許雲林食務所透過各種再設計與紀錄形式,從地方食出發,累積與堆疊大家對於斗六及雲林的想像!

《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yunlingfooding
《官方網站》
https://www.tri-small.com/pages/yunling-fooding-office
《加入食產業夥伴》
https://forms.gle/CKfBD2gqVQwdNbHr6

 

回到地方食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