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虹飴、攝影/林鈺淳、圖/移居女子探險趣

 

斗六老屋食空間探索

食務探索,可以發現食與各種關係的連結。食務員走訪斗六,發現在歷史悠久的地方建築空間裡,也能創造出食物的新樣貌。美味職人們,熱情且堅持!

 

 

 

 

豐米果 ─ 每個細節都「包含」重要的意義

這間擁有六十年高齡的屋子,是市街常見的「販厝」,距離東市場只要250公尺,從文化路往三民路轉個彎減速慢行,就能在櫛次鱗比的販厝中發現小巧可愛的「豐米果米食職人」招牌。

 

 

老闆陳豐苗先生的母親從年輕時就在東市場經營米食粿類的販售,親手做的紅龜粿、年糕、菜頭粿、肉粽…等,口味深受市場人們的喜愛,米食文化與宗教密不可分,因此每到年節推出的產品,總是供不應求,母親的房屋內外總是飄散著高溫蒸氣,日日夜夜不停歇,是陳老闆口中「冬天很舒服,夏天很痛苦」的工作。

 

 

起初接手時台北雲林兩地跑,在決定「人生下半場應該要為自己和家人著想,不再成為一個為他人忙碌的陀螺」時,同時也正式宣布回到雲林。2017年因為需要尋求更寬闊的製作空間,因此來到三民路14號,老屋經過大幅度的修整,老屋就此陪伴陳家共同打拼,米漿機研磨作動的聲音和蒸氣香充滿著建物後方的工作間,備著每周三、四、六、日必到東市場販售的米粿商品和預定自取商品,前廳設計成方便接待自取客人的場域,兩邊不同時間工作,但一來一往,一樣熱絡。

 

 

莫名其妙,越做越開心

 

六年前從上海返台的陳老闆原本是一位日本懷石料理餐飲的外務經理,從小看著母親在蒸籠與市場忙碌奔波,後代的他們看在眼裡,對於母親的辛勞,除了抗拒,還有心疼,原本沒有師承母藝的的想法,卻在從上海返台後恰巧遇上端午節,母親提議說因為人手不夠,讓豐苗先生夫妻檔來幫忙包粽子,不熟悉又有時間壓力,那一晚的粽子其實包得很挫折,雖然留下的記憶不太美好,但卻不知怎麼的,一包,就包出了興趣,也就讓夫妻兩人走上了米粿製作的路,一路走到了第六年。

 

 

 

從零到有,堅持「天然」

世代交替,年輕族群喜歡「粿」的人少了許多,年節祭祀的案桌上,紅龜粿、蘿蔔糕等傳統米食製品難找了起來,來自台北的女主人曾從事美髮行業,創意滿點的她和先生一同思考著年輕人不喜歡米粿產品是什麼原因;於是他們鎖定年輕族群,訴求天然,將糖、色素減量,視覺上不再鮮豔,只有食材忠實呈現的顏色;紅龜粿少了艷紅,多了粉嫩清新;鼠麴草的綠野春色裹進莿殼粿中,還帶有一股春天的芬芳;夫妻倆走訪南部,讓屏東萬丹的九號牛奶紅豆、虎尾農會花生在親手蜜醃下,溫潤不搶味,和著麻糬口感的糯米香氣,撫慰被化學物料慣壞的嘴。

 
 

 

 

 

 

需求的原點,就是我們創意和創新的發想

「說到備料,我們希望全部都是自己動手處理,因為自己才是最了解原物料的人,油蔥酥是一瓣一瓣撥開切碎,自己用自製豬油油炸;春節期間吆喝全家一起到田裡尋找鼠麴草,經過洗、剪、燙、曬、抽絲、蜜醃的步驟,非常繁複沒錯,人工處理的成本也高,但自己做的才最安心。」

「就連糕類取食的設計,考量到分切造成的不方便,在一開始就分切成起士蛋糕的三角形狀,再用烘焙紙包裹,搭配設計好的外盒包裝,拿取不黏手,顧客們都很喜歡」

 

 

屋裡屋外,別有洞天

 

面對店門口的右側,有著近乎高至天花板的竹管牆面,設置的想法來自於曾在日本懷石料理餐廳工作的陳老闆,認為竹靜謐、清淨,且富含禪意,見竹如見林,透過想像連結,就像在充滿竹林的庭院裡體驗到素淨悠然;左側的橫向竹面,在早晨時陽光透過縫隙四處灑落,片片光影,和屋內經全家一起動手剝除而成的龜形水泥相映成趣。

 

推開特殊設計的玻璃旋轉門板,是女主人的巧思。落地的店面門窗大多向左或向右收納開啟,卻總會浪費一個門板的面積,但他們卻藉由特殊的五金裝置可旋轉活動,讓開啟的面積放到最大,貨物或機械搬運時通行更順暢,顧客進入時也能有更舒適的開放感。

 
 

 

台式復古的美好

地面的磨石子地板是五零到七零年代建屋時被大量使用的裝飾技法,清潔容易,散熱快速且易乾,原本和設計師初步討論的結果是將磨石子地面以木板覆蓋,但因故仍將它保留原樣,北部的朋友們到訪時非常讚賞,因為老屋和磨石子技法在北部越來越少見,都市叢林的低溫讓他們總想起懷舊溫暖的人情味,彷彿回到阿嬤家那樣的親切。

 

 
職人和傳承
 

職人,即為用專業技藝來打造屬於自己的產品和作品的師匠。同樣重複的動作,手工拌攪出讓人滿意的粿點,咬下時在口腔迸發的好味道卻也代表著背後看不見的工作傷害,休假時期時仍須備料、長時間站立、肌肉拉傷、高密集的工作時間…等,不停考驗著老闆夫妻,「想當初從小看著父母親辛苦做粿的身影長大,雖然在外面的世界走了一圈才了解到做粿的快樂與成就感,但現在我們也擔心身體能工作多久,未來,這個美好的技藝會由誰來持續傳承?」市場內的蘿蔔糕等傳統米食越來越少人在製作販售,傳承的世代斷層,是急迫的,需要彼此共同思考。

 

 

 

 

 

 

友善土地,友善人的經營方式

 

已屆高福之年的母親時常以「做自己敢吃的,才能賣給別人」這句話來告誡自己,也因此雖然每種產品價格不高,卻不因訂價低而敷衍馬虎。日本料理餐廳工作時期就和小農對土地友善的種植方式深感贊同,農藥的化學作用長年以來使土壤疲乏,蟲害、供需問題…卻必須讓狀況持續,但身為站在前線的製造者,還是希望使用自然、安全、無農藥的原物料,可以不用一口氣買的太多,只希望持續支持;對土地負責,也求對社會負責,期望有朝一日可以輔導二度就業人士一同傳承製粿技術,「因為做吃的,就是最好的良心事業」。

 

 

 

 

 

 

雲林食推薦

 在東市場裡的「鑶勝日式豬排」採用風味濃郁、肉質軟嫩的熟成處理豬肉,一口咬下便感受到濃厚的職人精神原汁原味的表露在餐點之中,是豐米果老闆一家人最愛光顧的日式豬排專賣店。

✦ 地址:雲林縣斗六市三民路39號
✦ 電話:無電話,採現場排隊或線上訂餐

 

 

 

 

 

Follow:豐米果

✦地址:雲林縣斗六市三民路14號

電話:0985 488 298、另採線上預訂

網址: https://reurl.cc/anGGk9​

 

 
 
 
 

Plus+:我想了解雲林食務所 Yunling Fooding office!

因為豐富的食材以及良好的地緣環境,斗六聚集了需多因食延伸與匯聚的百工產業,看似獨立卻與「食」有些深層的關係。期許雲林食務所透過各種再設計與紀錄形式,從地方食出發,累積與堆疊大家對於斗六及雲林的想像!

《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yunlingfooding
《IG專頁》
 https://www.instagram.com/yunlingfooding_office/
《官方網站》
 https://www.tri-small.com/pages/yunling-fooding-office
《加入食產業夥伴》
 https://forms.gle/CKfBD2gqVQwdNbHr6 
《加入風土水軍團》 臉書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yunlintaberu

 

回到地方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