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描述
【產地現況直擊】
所幸稻米已搶收完成、品質良好,但整體農損仍然嚴重!
今年的有機金蜜芒果,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年初寒害導致授粉不良,僅存的少量果實準備採收時,又遇上風災全數落果,極端氣候造成的災害愈發頻繁,農夫眼睜睜看著努力付諸東流。

產品種類:高雄147號(白米/糙米)
產品介紹:Q軟中有黏性,冷卻後Q度夠,其適合煮飯、粥、壽司或隔夜炒飯。
「高雄147號」是2010年由農委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申請命名登記的香米稉稻品種,又稱「香鑽」或「清香美人」米。
與益全香米(台農71號)相比,高雄147號帶有的芋頭香為淡雅輕香,更多的是米飯咀嚼後的回甜韻味,在口中滑順細膩,尾韻綿長。
稻米碾製流程
稻米從收成後,要經歷一連串碾製程序才能成為碗裡的米:
稻殼 → 糙米 → 半糙米 → 胚芽米 → 白米
|白米|
精碾程度最高,去除米糠與胚芽,口感細緻,適合銀髮族、小孩與追求滑順口感的家庭日常。
|糙米|
完整保留米糠與胚芽,膳食纖維與礦物質含量較高,適合注重營養、血糖控制或全穀飲食者。
米飯Q&A
Q:如果要控制磷鉀,吃哪一種米較好呢?
A :要選擇白米喔。
糙米、胚芽米的磷鉀含量過高,控制磷鉀的人千萬不能吃。
Q:如果要給銀髮族品嚐,並且要控制血糖,吃哪一種米較好呢?
A :控制血糖吃糙米或胚芽米都好。
Q:現在流行一半白米一半黑米,這樣口感老人家接受度會不會比較高?
A :會,混合是比較好些,怕太單一吃不習慣。
日本廚師推薦糙米的煮法:前一天先洗糙米,去水後放保鮮盒,再放到冷凍庫,用冷破壞種皮,隔天和白米或單獨煮會比較容易熟且口感好。水大概是1:1.2~1.5 ,看每個人喜歡的口感,如果是大同電鍋外鍋會建議加1杯半的水。
煮飯小秘訣
胚芽米/白米烹煮方式
- 洗米要快,不宜浸泡太久,避免米糠、碎粉末、灰塵被吸收進米粒中
- 水量建議比例:新米1:1,舊米1:1.2
- 洗好後可浸泡30–45分鐘再煮,口感更香甜
- 煮好後燜15–20分鐘,再輕輕翻鬆
- 若出現金黃色鍋粑,為高溫壓力煮飯之正常現象,煮胚芽米時會較白米易產生。
糙米煮法建議
- 洗米要快,不宜浸泡太久,避免米糠、碎粉末、灰塵被吸收進米粒中
- 冷藏浸泡至少4小時、或用滾水泡30分鐘,或去除水份後冷凍一晚破壞種皮,口感會更容易軟Q
- 建議加水比例1:1.2~1.5,可加一點油或鹽提升風味
- 電鍋煮完後記得先翻鬆,再燜30分鐘更Q彈
米飯Q&A
Q:如果要控制磷鉀,吃哪一種米較好呢?
A :要選擇白米喔。
糙米、胚芽米的磷鉀含量過高,控制磷鉀的人千萬不能吃。
Q:如果要給銀髮族品嚐,並且要控制血糖,吃哪一種米較好呢?
A :控制血糖吃糙米或胚芽米都好。
Q:現在流行一半白米一半黑米,這樣口感老人家接受度會不會比較高?
A :會,混合是比較好些,怕太單一吃不習慣。
日本廚師推薦糙米的煮法:前一天先洗糙米,去水後放保鮮盒,再放到冷凍庫,用冷破壞種皮,隔天和白米或單獨煮會比較容易熟且口感好。水大概是1:1.2~1.5 ,看每個人喜歡的口感,如果是大同電鍋外鍋會建議加1杯半的水。
煮飯小秘訣
1. 量米要正確
2. 洗米要迅速:以防止米糠被米吸收,洗到水不混濁為止。
3. 水量要適當:(1)內鍋水位刻度是以較軟質的米為標準 (2)如果煮新米可少加一些水(比例1:1)舊米(比例1:1.2)
4. 先浸再煮: 米洗好且加入適當水後,若能浸上30~45分鐘再煮會使飯更加香甜。
5. 煮好后要熱燜:跳直保溫後先利用餘熱燜15~20分鐘,上下左右輕輕翻攬會使香味四溢。
6. 米和水量關係:水量不可過多以免米漿外溢。
7. 關於金黃色鍋粑:鍋底飯呈金黃色薄層,為高溫壓力煮飯之正常現象,煮胚芽米時會較白米易產生。
糙米飯 - 好吃的糙米飯是值得等待的
1.洗米很重要:順時針快速洗去雜質與灰塵,立刻瀝乾,不要泡著,因為米遇到水會開始吸水,洗乾淨很重要,約洗二~三次.
2.前置作業:
(1)加入適量的冷水放冷藏浸泡至少4小時
(2)加入滾熱水浸泡半小時
(3)去除水份使用保鮮盒,放入冷凍一晚
3.炊飯
(1)加入1.2~1.5倍的水,外鍋一律二杯水,跳起來試吃一下如果還是很硬,外鍋再加一杯水,再煮一次
(2)加入少許的油和鹽會讓飯更好吃
4.鬆飯
飯跳起,立刻打開飯鍋,拿飯匙由下往上斜切翻撥但不要壓,目的在讓飯打鬆
5.辭水
放回電鍋中,再蓋上鍋蓋燜30分,使水份散失
6.上桌
關於生產者-呷飽麥
栽培好米已經10年了,來自嘉義西昌村的呷飽麥,
早期農村物資匱乏,生活艱苦,農民時常有一餐沒一餐,
因此大家碰面的問候便是互相關心對方是否吃飽 ,久而久之「呷飽麥」就成為鄉下最常聽到的問候語。
用這樣的精神經營友善耕作農場,不只滿滿人情味,還有尚厚呷欸好米!
影片連結分享:
推動友善耕作的|西昌村|
互相鼓勵作伴的夥伴-憨己園+呷飽麥
【農夫與他的田】20151214 - 憨人的快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