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如何集結各方力量、近一步的資源整合?

地方食務進行式系列工作坊的第五場講座以「食X地域」為主題,邀請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執行總監-盧鈺婷,和島內散步 WALK IN TAIWAN共同創辦人-魏兆廷到食務所工作站,分別以「地方創生目標定位 & 專案管理」、「風土企劃 & 商業市場對接」為支線課程,分享兩位講者的實務經驗,讓學員們重新盤整地方資源,加強分項分化的專案管理能力,並企圖與商業對接,讓經濟不光是永續自我和團隊,也永續地方,上、下午場,精彩萬分!

 

 

關於講師

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執行總監盧鈺婷

老師2010年起,經手公部門專案超過百案,包含產業培力、活動行銷、品牌旅行與會展策展案等,2019年執行大型會展案包含台灣文博會、台灣設計展,以品牌思維耕耘台灣在地小旅行多年。從文化產業輔導、文化品牌再造、體驗與服務設計、內容設計、策展規劃、觀光產業輔導、深度旅遊規劃與培力,專長領域十分跨界。

 

島內散步 WALK IN TAIWAN共同創辦人-魏兆廷 老師

島內散步是台灣「永續旅行」的領導品牌,以尋求環境、文化、經濟三者平衡來作為在地小旅行的核心架構。曾是一名國小老師,後進入旅遊業,強調田野調查與體驗設計的關係性和重要性,2018年與經營夥伴共同創辦島內散步前設計超過100場台灣島內小旅行與擔任全台灣超過200個社區旅行設計顧問,為台灣商業小旅行之研發與執行者。同時身兼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副理事長一職。

 

-----------------------------------

 

談目標定位與專案管理  / 盧鈺婷講師

商學院出身的盧鈺婷老師從事各種設計、輔導工作至今已長達12年,2018年開始和伙伴一同創辦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其理由是看到地方團隊在經營初期必須透過向地方政府標案或競爭經費才能支持創意發想和想像,但在向下發展與商業對接產生不流暢,才會因此希望以協會單位為輔導團隊模式進入地方,著重商業經濟開發設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議題火速延燒至各大企業,尤其是2021年底,經管會的新制使ESG須納入企業財報,且必須符合SDGS發展目標項目,永續不再只是單純的環境議題或環保行動,而是希望更可以兼顧著商業經濟面。

 

 

地方創生落實與商業對接觀點:

 

 

 

 

1.專案管理人事&客觀依據

老師特別從「人事」角度出發,再銜接到理性數字面來做論述。專案管理是一個從無知不確定走到落定產出的過程,在理論上分為兩派-瀑布式 (專案完成才能看到結果) 和敏捷式 (可看到階段式成果),老師也提醒,「與其在人的身上找問題答案,不如建立解決問題的系統。」以社區營造和農村再生為例,過去因為仰賴地方人士的共同合作,較容易受人際關係影響,情感反倒成為解決問題的阻礙 (但情感仍屬重要,因為有感動才能帶來引動);無論是在地方或是企業、團體工作,地方政府等公部門經費是支持發展的重要活水,但因為經費伴隨要求的KPI,必須更理性著重數字,視執行夥伴為專案的核心要角,並且接受討論、回饋修正,才能有效掌握進度,完成專案計畫。

 

「數字」影響著專案決策的效率,有了客觀數字,效能才可以發揮,讓執行成員明白行動方向,商學院出身的LULU老師也引用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論點,即通過分工和市場的作用,可以達到國家富裕的目的。以蘋果手機為例,價格就是市場看不見的手,在市場渾沌未知的狀況下建立價格而起定錨效應,才能影響後面的價值定位,營運計畫才會隨之清楚而明瞭,累積的數字不光是成為因應政府要求的kpi,數字紀錄更是未來計畫的參考依據。

 

2.專案目標設定
目標內容必須要有執行意義,數字與時間雙管齊下,就像以減肥為目標,向上回推該花多少時間去運動,該減重幾公斤(或體脂幾%),才能正確使用何種工具或方式來達成;同理,專案管理設定時亦能延伸應用。「小即是多,拆分目標」是專案目標如何執行的心法,目標過大的山難以登高,但如果將目標拆小,使難度降低,自然降低心理防禦(抗拒),階段順序便能產生合理的處理排序,呼應「敏捷式」的專案管理方法,隨時進行調整,降低損失風險。

 

3.專案執行任務安排
同步更新、對準目標、有效產出、清楚分工;積極主動與執行夥伴分享交流,茶水間的談心也是專案執行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拿到的新計畫可能常常都是新嘗試,前後無例可參考的時候可能會在資訊大爆炸的網海中迷路,花費過多的時間在蒐集資訊或範本,「要有意識地覺察無效的資訊」也是需要特別注意;要記得在嘗試轉換中,終究能成為團隊和自我的知識和技能,因此不必過度擔心,才能把握有限的時間有效產出,在分工中調整工作項目,必要時適時補位,有功勞「少」疲勞地,不偏離目標。

 

4.專案管理者特質
好奇、利他、願意是專案管理者的條件,在地方工作務必期許自己蹲得更低,才能看見問題,進而樂於解決問題、樂於學習;利善於他人,對團隊和地方有絕對性的幫助,計畫執行不可能事事順利,但能擁抱不確定性,勇於接受挑戰,心智強大,才能執行專案計畫有正向影響。

 
 
因應虛擬網路可加大廣告傳播的效應,老師以「規劃線上銷售」和 「投放廣告」為題,簡單論述「生產者與消費者思維」來做分析,以數據來說話,讓學員透過數字更直覺明白針對需求,應該使用何種曝光工具或平台。最後,以雲林食務所-三小市集所做的「雲林斗六地方創生多元徵案」為例,從目標、在地問題分化到應對策略,以及部會資源引進,老師再次將課程內容相互解釋呼應,鼓勵蹲點地方,期待課程內容內化為學員們重要的引路石。
 
 
 
自我介紹與互動交流:
從南國最遠的屏東,到最北的淡水,學員亦來自彰化和雲林古坑、斗六、莿桐,農家二代女兒想讓地方創生在莿桐發生,虎尾的媽媽為了孩子想結合朋友所長及興趣一同在地創業,屏東的創生夥伴抱著為部落發展的理想一邊苦惱,一邊前進,彰化區帶著台日友好的計畫希望為執行時學習投注準確管理目標,…各行各業如法律系、研究生、營養師、廚房經營者、…全台有這麼多相互串連的可能性,看到各地皆有地方創生的夥伴努力著,彼此交流分享,拓展人脈資源,是非常令人高興的一件事。
 
 
 
 
 
 
風土企劃 & 商業市場對接  / 魏兆廷講師
 

凡舉所有消費型產品都包含著體驗設計,永續則是讓自己於在地生存下去的經濟循環」兆廷老師說。

 「永續旅遊」是兆廷老師自2018年與夥伴共同創造國內旅遊品牌-「島內散步」的經營核心。觀光在過去從來沒有人以「永續」來探討,雖然觀光經濟和不環保是一體兩面的議題,但也不全然「僅單純與環保有關係」,在換位思考的思維裡重新設計兩方的「所想」,如何同時滿足消費端的需求和在地經營者的期望,用「設計」企圖與在地風土對接,「風土企畫」就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風土企劃觀點:

 

1.在地思考

身為設計者,必須擁有為「在地思考」的能力,也要為「消費目的」,做考量,而永續從來就不是僅環保議題這般的單純,它包含了在居者的存活,生存中也要符合SDGS和ESG;以「島內散步」為例,「參與」、「共創」、「由下而上」、「陪伴」、「動態調整」缺一不可,上述五步驟在執行過程中不同時間點發生,產品企劃、客戶行銷、品牌、地方工作者、地方導覽、隨團人員、地方店家…,每條旅遊路線需要眾多人的參與構築,加上長時間和在地的陪伴,才能稱之為「永續」,鏈結必須要比同業者還來的更深,這樣才機會挖掘到不同,內化成產品的獨特性。

 

2.產品思考

所有的產品都需要有在地、文化、產業、創意四種元素,其中「創意」即為「當代經典」,不同的TA(目標客群)都有著不同世代的經典產品,能夠讓消費者成功買單才可以說的上是經典;老師認為,經典也可說是另一種獨特,是每個世代獨有的,只能復刻,無法仿造,從前因為資訊不對等而造成獨特性,在資訊隨手取得的大爆炸時代,鄉村和城市的差異點才是屬於這個世代的獨特性理由。

 

3.體驗思考

從在地人的尋常模式中尋找消費者不尋常的文化體驗。如島內散步紙扎人的體驗活動、林森北的夜訪行程、甚至是清晨魚市的喊價體驗,日常生活明明與自己息息相關,但卻陌生得不可思議,正是這些尋常中的不尋常,成為了日後對地方設計的參考依據,與商業市場對接的可能性。「吃」永遠是最好的進入點,也正是老師說的「體驗高潮」。

 

飲食的背後含括了在地文化、風土產地,因此田野調查非常重要,但目地不同,選擇的出發點,對應的調查工具也會不同,經過一、二手資料的「資料分析」、與在地頭人和地方居民、專家的「深度訪談」,再從「參與觀察」的五感體驗、客觀判斷,最後找到創新觀點,對「地方食」的想像輪廓才能夠逐步清晰。價格該如何訂定才合理?老師回覆說,品牌定位和目標定位必須要清楚,因為影響層面將會影響研發成本預算(研發、人事、材料、庫存成本),再來是精緻度,加上利潤、通路費、溢價,最後決定目標客群,全盤考量,才終將有永續(存活下去)的機會。

 
 

地域設計思考交流:
以自行想像的潛在開發顧客為下午課題,畫出:

1.你最愛的客人
2.你預計會來到的客人。

 

 

從基本資訊(人名、性別、年齡、年收入、職業、居住地、家庭成員)、興趣和行為特徵(飲食喜好、運動習慣、美學喜好(風格)對台灣了解程度、沒來XX都去哪裡、目標期待(停留時間、願付價格、餐點組合)三大類型來構思,再從中抽取資訊,為心中所屬的潛在顧客設計符合可能的旅遊路線,鼓勵學員也能參照此模式規劃各種商業市場設計。

 

本次的工作坊操作內容以實例分享,再加上透過繪畫發想交流,目前進行第五場的主題工作坊,堪稱是最實際的直球體驗,學員李淑婷分享表示,這場工作聽下來非常值得,很能切中目前想要的創業想法,光是整合每個人的優勢還不夠,還得將執行內容分切的更細,之後在創業過程中也會將利用「敏捷式專案管理」以及目標數字化,和為顧客思考更深入的需求。 

 

 

 

 

Plus+:我想了解雲林食務所 Yunling Fooding office!

因為豐富的食材以及良好的地緣環境,斗六聚集了需多因食延伸與匯聚的百工產業,看似獨立卻與「食」有些深層的關係。期許雲林食務所透過各種再設計與紀錄形式,從地方食出發,累積與堆疊大家對於斗六及雲林的想像!

《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yunlingfooding
《官方網站》
https://www.tri-small.com/pages/yunling-fooding-office
《加入食產業夥伴》
https://forms.gle/CKfBD2gqVQwdNbHr6 

《加入風土水軍團》 臉書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yunlintaberu

回到地方食務活動